2024年11月18日至22日,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教育审计学会组织的2024年全省教育(泰安)专项审计业务培训班。在聆听专家的教诲中,增长了知识,开拓了思路;在与高校同仁们的讨论中,交流了思想、汲取了经验;在领导专家的鼓励中,坚定了方向,卯足了干劲;在与会务组的接触中,体会到了学会的用心细心,感受到了教育审计大家庭的温暖。这让我更加认同教育审计这个集体,更加热爱教育审计工作,为我今后的工作注入了满满的力量。
一、聚焦党的中心任务,锚定目标不松劲,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
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上指出,要增强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。张德印厅长在授课时列举了近年来教育领域经济责任典型案例,首条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、决策部署以及省委、省政府工作要求方面。这启示我们,开展审计工作,须做好以下方面。第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,正确认识新时代审计面临的新形势新定位,落实党委、政府对审计提出的新要求;第二要明确审计中心,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持续发力,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利益持续发力;第三要坚守经济监督职能定位,深入践行“三个如”总要求,发挥经济体检功能,提升组织肌体“免疫力”,让审计“尚方宝剑”真正成为“国之利器”,发挥审计监督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。
二、聚焦主责主业,做实做细研究型审计,增强审计质量效果
坚持研究型审计思维是做好审计的必由之路。实践出真知。随着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拓展,审计工作不是部门造车,不能仅仅依靠纸面材料,要多走出去。一方面强化审前学习调研,掌握被审项目相关法律政策规定,提前收集分析数据资料,明确审计目标、重点、步骤,制定科学的审计方案。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审计方法,访谈、实地调研、调查问卷,方法多样、拓宽途径,才能听得见声音,找得准证据、查得透问题。科技赋能审计。随着数字经济发展,要转变思维,突破单纯依靠传统的现场审计模式,推进智慧审计,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,提升审计效率,打造审计新业态。
三、聚焦自身素质提升,持续在审计实践中淬炼,锻造审计监督铁军
打铁的人必须是铁打的人,业务能力是审计人的“铁刃”。铁刃之利,淬火弥坚,业务能力提升从无捷径可走,须在实践中磨砺。我进入审计行业一年余,从当初懵懂的业务小白,到现在业务勉强上手,得益于跟随领导在各类专项审计实践中锻炼。审计就像种小麦,小麦幼苗期必经严寒的考验,盛夏时才能结出饱满的果实。审计过程也许曲折,但是给人带来的收获是值得的。作为审计干部,要谦虚学习,不做茎秆中空的“莲子草”。加强学习法律党纪法规和专业知识,夯实理论基本功。要真抓实干,不做袖手旁观的“门外汉”。扑下身、沉下心、扎下根,让每一个环节经得起检验。要发扬斗争精神,不做一团和气的“夸夸团”。坚持原则,树立“有问题没发现是失职、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”的意识,敢于动真碰硬。要增强斗争本领,不做弱不禁风的“墙头草”。要敢审敢严敢报,以过硬的审计质量、厚重的审计结果,匹配“特种部队”称号,守护审计金字招牌。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此次培训正逢其时、应势所需,理论丰富、重点突出,贴近实际、指导性强。受训干部备受鼓舞,凝聚共识,在今后的工作中,坚定“不破楼兰终不还”的决心,发扬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韧劲,不断锤炼过硬本领,以舍我其谁的担当,为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
(供稿:山东农业大学审计处 金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