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,我荣幸的参加了山东省教育审计学会泰安培训班,在泰山脚下这座底蕴深厚的城市,为期五天的业务学习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更新,更是一场思维的革新。从老师们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启发,到与同行交流中碰撞出的火花,我深刻体会到业务能力的提升永远在路上,唯有保持“空杯心态”,方能适应新时代教育财务审计的发展要求。
本次培训聚焦中小学财务管理的核心难点,通过政策解读、案例剖析、实务操作等方式,系统讲解了中小学会计核算规范、常见审计问题及风险防控措施。我深刻认识到中小学财务工作必须严格遵循"专款专用""收支两条线""三重一大"等基本原则。通过授课专家提供的典型案例分析,使我对资金核算科目设置、支出审批流程、档案管理要求等有了更系统的认知。培训中展示的常见审计问题警示案例,如"食堂账外账""虚列支出套取资金"等,更是为日常财务操作划清了红线边界。
此次培训最大的收获是掌握了"预算-执行-监督"闭环管理的实务工具,包括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专项资金的动态监控,以及建立"制度+流程+岗位"三位一体内控体系的具体方法。后续将重点完善我校的劳务费发放台账管理、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薄弱环节,切实提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。
本次培训不仅注重个人能力提升,更强调“学以致用、辐射带动”。领导精心安排和学员间的深度互动,使学习效果最大化,并推动知识向基层学校有效传递。每天课程结束后,领导组织学员分组研讨,在酒店房间展开热烈交流。通过“重点复盘+案例剖析+答疑解惑”的形式,确保所学内容真正入脑入心。这种“白天输入+晚上输出”的学习模式,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可落地的解决方案。
培训结束后,我第一时间整理学习资料,结合本校财务工作实际,面向学校财务人员开展二次培训,通过“讲解+实操演练+问答互动”的方式,确保每位财务人员都能理解并应用新知识,真正实现“一人学习,全员受益”。
此次泰安之行,不仅是知识的更新,更是工作方法的革新。领导的重视、团队的协作、后续的传承,让我深刻体会到:培训的终点不是结业证书,而是“把知识带回去,让改变发生”。未来,我将继续以“空杯心态”精进业务,同时做好“传帮带”,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。
(供稿:荣成市青山路实验幼儿园 梁萌)